济南高新区提升非现场监管效能
来源:kaiyunty 发布时间:2025-01-07 14:40:00作者:中环报记者季英德通讯员马朝晖李璇
山东省济南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积极地推进以非现场监管为核心的数字化监管改革,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监督管理模式,立足“非现场监管为主、现场检查为辅”的根本原则,充分运用各类技术方法开展非现场监管,有效识别并处理问题,实现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为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高新区分局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筛查等现代信息技术方法,构建集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于一体的综合监督管理体系,实现监管的全方位覆盖与即时响应,在保持监督管理力度的同时,减少现场检查频次,最大限度减轻对企业日常运营的影响。对合乎条件的企业优先采用非现场监管方式,通过非现场检查后,再根据真实的情况分级分类启动现场核查程序,建立问题动态销账管理清单,结合企业历史排放数据和公司制作情况,系统开展溯源分析和帮扶指导。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非现场检查91次,占全部检查次数的40%以上。
高新区分局大力推行差异化监管措施,对高新区环境监管正面清单中45家环保管理好、稳定达标的企业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同时,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优势,通过在排污企业安装包括电传感器、水质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在内的多种传感器,实现对公司制作流程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即时监测。综合运用无人机、走航车、卫星遥感、高空视频瞭望等多种技术方法,快速发现研判环境违法线索。加强大数据运用,针对“配发系统多、信息分散、共享不便”等问题,依托济南市“智慧生态黄河”平台,开展大数据的采集、整合与治理工作。快速实时挖掘多源电子数据及互联网数据,构建统一、规范、权威的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数据的“一次采集,多次应用”。
下一篇: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