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疾控各项改革发展事业取得积极成效→丨争上游有话要说
来源:kaiyunty 发布时间:2025-01-09 20:01:38“省市县三级均成立疾控局并挂牌运行。11个市、117个县疾控中心和监督机构全部整合到位。”11月20日上午,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水平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九场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兼),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书记、局长石秀萍介绍了山西省疾控工作取得的进展。山西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疾控工作,对疾控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山西省疾控局成立以来,一手抓体系改革、一手抓疾病防控,各项改革发展事业取得积极成效。
山西省市县三级均成立疾控局并挂牌运行。11个市、117个县疾控中心和监督机构全部整合到位。山西省疾控中心新址建设完成,加挂山西省预防医学科学院牌子。创新医防协同融合机制,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落实33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全力构建以疾控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统一高效、反应灵敏、保障有力的疾控体系。
●在监测预警方面,常态化开展病例报告、哨点医院、病毒变异、城市污水等多渠道监测。建设山西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部署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推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间传染病信息互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方法实现传染病监测多点触发和早期预警。
●在检测检验方面,建成全省唯一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重大传染病防控与诊治实验室列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优化病原检测的新方法体系,可在24小时内筛查120余种已知病原体。
●在应急处置方面,依托山西省疾控中心组建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各市县建立应急小分队,开展巡回培训和演练,提升应急能力。
●在人才教育培训和科研方面,实施分领域首席专家制度,建立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遴选培养公共卫生领军人才,组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接种、地方病等职业技能竞赛。主动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等重大国家战略,与有关省份、部门、科研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项,科研立项7个。
持续健全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各类重点传染病防控,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底线。坚持多病共防,落实“日监测、周分析、月评估”工作机制,全省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平稳。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控制在较低流行水平。五种地方病以县为单位达到国家消除或控制标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有效控制。在950所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学生常见病监测与干预。“双随机”监督执法任务完结率连续5年保持100%。
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全国各省市的疾控工作体系重塑不断加快,从机构到体系,疾控中心与卫监监督机构的重组挂牌、改革建设、迭代升级,是支撑新时代疾控及卫生健康事业高水平发展的底座。目前各级疾控信息化建设也不断加速进行中,除了探索新质生产力在疾控领域的应用,创新监督管理模式,加强监测预警能力,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疾控信息系统也都有进一步的升级完善。为帮助各级疾控加快信息化建设,争上游科技立足疾控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创新提出“智慧疾控”解决方案,依托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为疾控部门打造一个标准统一、高效智能、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的高度数字化智慧中台,并重点搭建智慧监测、智慧预警、智慧执法及智慧应急等应用系统。同时通过建立统一数据规范标准集,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重点应用系统提供标准数据支撑保障,满足对接国家系统平台数据需求。依托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争上游科技的智慧产品线已全面覆盖疾控及卫生监督信息化的所有领域,其中,核心产品包括“数智卫健”执法平台、移动执法平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自查自报管理系统等。争上游移动现场执法包是新时期开展执法工作的智慧助手,移动执法系统可以帮助管理部门实现对执法行为的追踪和分析,为制定科学的执法政策提供参考,不仅提高了执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推动执法监管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更好地保障卫生健康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帮助疾控、卫健部门实现从“软件”到“硬件”的全方位提升,更好地推动疾控、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12日至15日,陕西省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在宝鸡市举办了全省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暨职业(放射)卫生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陕西省疾控局监督处负责人和省中心主要负责人出席开班仪式。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神木市、府谷县、榆阳区、靖边县、宝鸡市各县区卫生监督机构职业、放射卫生业务骨干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课程涵盖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尘毒危害工程防护技术、职业与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方法,以及辐射危害与监督要点等多个方面。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析、视频展示、实地观摩等多种教学方式,学员们不仅掌握了新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还通过试点地市经验分享深入了解了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执法的实践经验,夯实了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基础。
通过对两家用人单位实地观摩,参观生产作业场所,查阅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结合听取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相关汇报,全体学员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治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随后,学员们前往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宝鸡市卫生监督所)了解宝鸡市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信息系统运行情况,探讨互联网+监督管理模式解决长期以来基层监督员“巡查式”现场监督困境的新路径。
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提升了监督执法能力,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对于推动陕西省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适应新时期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需要,逐步破解基层监管力量和能力不足与企业数量多、监管任务重的矛盾,争上游科技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关于推进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的要求创新研发了职业卫生分类监督管理平台。平台将“互联网+”技术与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相结合,建立符合标准的企业职业病分级分类自查表,有效提升用人单位自查自报工作的效率,减少错报漏报,完善企业自身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落实从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接触岗位管理到职业健康监护管理的全流程管理,并实时将相关分级分类信息报送监管平台。监管机构通过平台给用人单位推送职业病防治相关预警信息,实现监管机构与用人单位的互动管理。平台帮助监管部门以职业卫生分类监督管理平台的数据分析为依据,对较好企业优先“非现场监管”,对企业进行量化评分,对较差的企业继续开展现场专项检查,形成监管压力梯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维护好营商环境的同时引导企业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明确重点监管对象,实施差异化监督执法。帮助各级疾控实现数字化赋能精准执法,在风险预警模型和信用监管、非现场监管的协助下,实现了公平公正执法,且减少了监管盲区、降低了监管风险。同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行政监管深度融合,创新监督管理模式,提升监管效率。针对提升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争上游科技创新研发了放射卫生在线监测系统,系统集信息共享互通、远程监测预警、实时视频监控等功能为一体,通过辐射探测器对机房门口、候诊区、控制室等重点区域辐射强度进行实时远程监测,辐射剂量超出限值将立即预警。